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

釋迦牟尼佛傳 (三)

最後,菩薩在寧謐的情況之下,使自己的心獲得了清淨,既堅定又柔和,能夠集中思力考慮問題,即於初夜獲得了第一種智慧,這種智慧可以令他清楚地看見了他過去世中的一切情景。然後,他繼續獲得了第二種、第三種以至第四種的智慧,了解到世界怎樣生起、變化以至壞滅的種種原因。看見和感受了痛苦,知道了產生痛苦的原因,看見和感覺了煩惱,也清楚地了解到產生煩惱的原因.在這個時候,菩薩思考到破除貪欲、瞋恚和無明煩惱的智慧,認識到痛苦是甚麼,如何解除痛苦,同樣地也認識到煩惱是甚麼,以及如何解除煩惱,他發現了這個道理以後,就破除了這些煩惱,使自己完全徹底地解除了煩惱的束縛。他心中的愚昧被智慧趕走了,正如黑暗被智慧的光明所趕走了。這時他獲得了覺悟,證得了無上佛果。天邊也開始現出了曙光.菩薩以他久遠世以來所修集的福德和智慧都圓滿成熟了,他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大功德大覺悟,具有大能力作教導世人的尊師,所以被尊稱為佛陀,意思是一位覺悟了宇宙人生至高真理的聖者,或被尊稱為世尊,意思是世人之中最尊貴的聖者.


天人們看見菩薩戰勝了魔王,成為了世間無比尊貴的佛陀,都齊集到菩提場來,讚揚著︰“這是祥瑞者佛的勝利,惡魔波旬逃了,快獻勝利的供品吧!”一齊歡呼佛陀的勝利,天上發出大光明,遍照整個世界,地上湧出七寶蓮花和許多祥瑞的景象,以讚嘆佛陀的成道。由於這個地方附近的山叫做伽耶山,以後在佛陀成道的這個地方就叫做“菩提伽耶”。


佛陀獲得了大智慧之後,身心都在解脫自在的安樂中,繼續在座上凝坐了七日,於是有些天人們憂慮起來,以為佛陀只顧自己解脫了而不再救度其他有需要的人,大梵天王就邀約了眾多其他的天子一同來到菩提場勸請道︰“尊師世尊,請說法!尊師世尊,請說法!”佛陀應允了天子的請求,就從座上起來,走到一個叫文憐陀的地方,這裏的河中住了一個盲眼的龍王,佛陀來到這裏坐下,身上發出的光明照亮了水中世界,這種光明甚至醫治好了龍王的眼晴,又再重新看見了光明。當時適值這裏天下大雨,文憐陀龍王恐怕風雨令佛陀受寒,就以身體為佛陀遮擋風雨,保護佛陀。待雨過天晴了,龍王化身作一青年,禮拜佛足,皈依做佛陀的弟子。之後,佛陀來到一棵叫王處樹的樹蔭下坐著休息,這時有兄弟二個商人,名字叫做帝梨富沙和跋梨迦,領著五百輛車隊商人向城裏經商,途中看見了佛陀坐在樹下,知非凡人,應該供養,就把麵和蜜丸捧到佛陀面前說道︰“世尊,請垂慈悲,接受我們的供養”。佛陀在受乳粥之後已經把金砵投到河裏去,現在已沒有砵了,就想︰“如來不應以手接受食物”。四天王知道了佛陀的心念,於是各以青色寶玉所製之砵從四方送來,佛陀都不接受這些貴重的物品,既而又送來了四個菜豆色的石砵,佛以平等心把四個石砵都收下了,疊在一處,令合為一砵,接取了食物。飯食完了,兄弟二商人與其餘的商主,都向佛請求道︰“尊師,請接受我們皈依”。佛陀應允了他們的請求,為他們說了應該守五戒和布施的教導,並讓他們皈依了佛和法,他們都成為了佛陀的俗家弟子。

佛陀心中想,首先應當去教化誰呢?他想起了以前的兩位姓羅摩的老師,阿邏羅和鬱陀迦,但是他們都已經去世了,於是他又想起了那五位曾經與他一齊修苦行的出家人,知道他們離開了自己後去了波羅奈城一個叫做鹿野苑的地方。於是佛陀就離開在這裏住了很久的優樓頻羅林,動身向波羅奈城出發。可是從菩提伽耶到波羅奈城有將近二百里的路程,佛陀經過了很多的鄉村,沿途都受到了長者、居士們的奉獻飲食。不久,他來到了恆河的旁邊,但那時河水大漲,甚至漲到岸邊來了。佛陀想要渡過河去,就對船夫說︰“可以載我過河到對岸去嗎?”但船夫卻說︰“如果你能給錢我作為船費,就載你過河去”。佛陀說︰“我沒有錢呀”﹗船夫回答說︰“沒有錢那就不能送你過河”﹗佛陀沒有其它的辦法,只好施展神通,飛騰虛空而渡過河去。這時船夫知道佛陀是聖人而自責財迷心竅,有眼不識泰山,錯失了一個大好的積福機會,只得跪拜下來請求佛陀的原諒。

渡過了恆河後,佛陀繼續向波羅奈城進發。那五個出家人當時正住在城外的鹿野苑,遠遠看見佛陀來了,就互相說道︰“那個放棄修苦行的人來了,我們都不要理他”。可是當佛陀向他們走近來了的時候,他們都不由自主地迎向了招呼佛陀,一個人接過了佛陀的衣砵,一個人為佛陀舖設了座位,一個人打了水來為佛陀洗腳。然後佛陀就對他們說︰“我已經得到了大智慧,解決了生老病死、憂愁恐懼的煩惱,我要到各地去,用我的方法來教導別人。你們也應該學會了然後教導別人”。於是佛陀就開教導他們。那五個出家人聽了佛陀的教法之後,才知道他真證得了至高無上的大智慧,心中充滿了敬佩,就非常精勤努力地接受佛陀的教誨,學會了佛陀的教義,認識到只有通過佛陀的教法,才能獲得真正的安穩和快樂。

佛陀在鹿野苑對五個出家人初次的教法,叫做“初轉法輪”,所教導的內容叫做“四聖諦”,實踐的修行方法叫做“八正道”。從此,佛陀的教義就開始流傳世上,佛教也開始有了教團,叫做三寶具足了。三寶是佛陀─佛寶,佛陀的教法─法寶,以佛陀為榜樣,實踐佛陀的教法的弟子─僧寶。

當時波羅奈城裹有一個富商的兒子叫做耶舍,每天都有很多美麗的侍女圍繞著他,過著歡樂的生活。直到有一天當他清晨首先醒來的時候,看到侍女們還在熟睡之中頭髮散亂,張口流涎,種種不雅的姿態,就省悟到世間美與醜、苦與樂的變幻無常,對自己過著的奢華欲樂生活起了厭倦,想找尋一個沒有困厄、沒有災禍的地方。就獨自離開了家門,向鹿野苑走去,想到那裹去靜靜地思考一下。當他去到鹿野苑的時候,在那裹遇到了佛陀和他的弟子們,就向佛陀訴說了自己的困惑。慈悲的佛陀很了解取舍的苦悶,安慰了這個青年一番,為耶舍說明了布施、持戒、生天的種種法門,再教導耶舍斷滅貪婪,憎恨、愚痴的方法。耶舍覺得在這裹很安心,就請求佛陀收他做弟子。第二天早上耶舍的父親知道他的兒子離家出走了,便出門去找尋他,要把他帶回家來。耶舍的父親找呀找的,慢慢地也找到鹿野苑來了,耶舍就告訴佛陀,自己先躲藏起來。耶舍的父親見到了佛陀後也向佛陀敬禮了坐下來,請求佛陀的指點。佛陀向耶舍的父親說了一番應該行善、守戒,避凶趨吉的教導。這個富商聽了佛陀的教誨,知道佛陀是真正的聖者,也領悟了佛法的真理,這時佛陀便喚耶舍出來和他的父親見面,並且告訴這個富商,他的兒子決心要求解脫,就一定可以得到真正的安穩自在。耶舍的父親這時也放心讓兒子成為了佛陀的出家弟子,而他自己就請求成為了佛陀的在家弟子。耶舍的母親和妻子聽說丈夫都到鹿野苑去禮見佛陀了,她們二人也趕來看看發生了甚麼事情,當她們知道了整件事情之後,也請求皈依了三寶,成為了佛陀最初的兩位在家女弟子。這件事情傳到了波羅奈城去了之後,耶舍的五十四個朋友知道耶舍已經找到了真正安穩和快樂的地方,也跟著離開了家庭來到鹿苑,做了佛陀的出家弟子。耶舍和他們也像五比丘一樣,學會了佛陀的教義,得到了真正的大智慧。這時,佛陀就對他們說︰“比丘們啊!你們都已經證得了大智慧了,應該到各處去宣揚我的教法吧,這個教法從始至終都是利益人的,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。”不久之後就有許多人接受了佛陀的教法,皈依三寶,成了佛陀的信徒。佛陀的信徒包括有兩種人︰一種是在家信徒,在日常生活之中守持五戒,行十善和八正道。另一種是捨棄家庭和世俗生活的出家信徒,他們身著袈裟,過簡樸的生活,專心一致地修學佛陀的教法,守持更嚴格的戒律。開始的時候,佛袉只許女子作在家信徒,後來佛陀也許可了女子作出家的信徒。這樣,佛陀的信徒也就有了四眾弟子︰出家的男弟子、女弟子,稱作丘、比丘尼,在家的男弟子、女弟子稱作優婆塞、優婆夷。


這一年的雨季三個月裹,佛陀和他的六十個賢聖弟子在鹿野苑渡過了雨安居期後,就各自到各方去,宣傳佛陀的教法。待所有的弟子走了之後,佛陀自己就離開了鹿野苑,準備回摩揭陀國的優樓頻羅林去,那裹是佛陀成道的地方,從鹿野苑走路回去需要十天左右的路程。有一天,佛陀來到了一座蜜地方,在一棵大樹之下靜坐著。那時有三十個富家子弟伴著他們的妻子在林中遊玩嬉戲,其中有一人尚未娶妻,於是便帶同了一個妓女陪他一同遊樂。當眾人遊興正濃的時候,那個妓女趁著無人注意時偷偷取走了他們的財物私自逃走了。這一枇貴族青年人大生氣,誓要找到那個妓女回來懲罰一番。於是就一齊在樹林中搜尋,看看這個妓女躲藏在那裹。當他們來到佛陀坐著的地方時,就告訴了佛陀這件事情,還問佛陀有沒有看見這樣的一個女子。於是佛陀就問他們了︰“青年朋友們呀!你們認為是尋找這樣一個女子重要,還是尋找我們自己更重要些呢?”青年們聽了佛陀的說話,都想了一下,然後有點慚愧地回答說︰“我們想,還是尋找我們自己比較重要些”。於是佛陀就請他們坐下,並且為他們說法,像對耶舍所說的法一樣。這批貴族青年人雖然沒有找到那個妓女和他們的財物,但是他們卻找到了佛陀法。聽了佛陀的教誨之後,他們知道自己經找到了真正的皈依,也像耶舍一樣成為了佛陀的出家弟子。


佛陀回到了優樓頻羅林的時候,那時候林中住著一個年老的出家苦外道,叫做優樓頻羅迦葉,滿身塗著白色火灰,頭髮長到打成結子,帶著五百個弟子在林中修祀火苦行,知道佛陀回來了很不高興,要佛陀到附近象頭山一間無人敢住的石室去度宿。原來石室裹居住了一條極兇惡的毒龍。這天晚上,毒龍現身想嚇走佛陀,但是佛陀並不害怕,毒龍更怒而噴出火焰,要焚石室加害佛陀。但是佛陀以更加慈悲心用火光三昧的神變方法來熄滅牠的瞋恨心。毒龍見連石室都被火燒融了而竟然不能傷佛陀一絲一毫,心下又敬畏又慚愧,自己知道不應該再以惡毒心去傷害別人了,只好向佛陀懺悔,請求皈依三寶,不再害人。第二天早上,優樓頻羅迦葉以為佛陀一定已經遇害了,帶著五百個弟子來到石室,眼見佛陀絲毫無損,神態安祥地坐著,心下很不服氣,就向佛陀排戰地說︰“難道你的知識和本領比我更高強嗎?我倒想見識一下。”佛陀知道他的傲慢心很重,只好再用示現神變的方法來度化他。這時有五彩繽紛的火光來環繞著佛陀,跟著又有清徹的泉水涌出來環繞著佛陀,令迦葉和他弟子不能接近佛陀,看見了這些景象,優樓頻羅迦葉和他的弟子都知道佛陀的變實在是不可思議,於是就請佛陀住下來,為他們說法。佛陀知道他們是崇拜火的婆羅門,就以火為譬喻,教導他們說,當我們的心起貪婪、憎恨、愚痴的時候,這些貪婪、憎恨、愚痴就象毒火一樣燃燒我們的身體,燃燒我們思想,令我們焦慮,煩燥不安,當我們的欲望達不到滿足的時候就增加了這些毒火的熾盛,能燒毀我們的福德、智慧,只有熄滅了這貪、瞋、痴三毒火,才能增長我們的福德和智慧。

優樓頻羅迦葉和五百個弟子這時都非常敬佩佛陀慈悲智慧,以德報怨的偉大胸懷,都向佛陀頂禮,請求做佛弟子,還把打了結的頭髮都剃下來,連同他們的祭神祀火用具通扔到河裹去了。當他們的頭髮和祀火用具漂流到河下游的時候,住在那裹的迦葉的二個弟弟,那提迦葉和伽耶迦葉,看見了都大吃一驚,以為大哥哥遭到了甚麼不幸,就各自帶領自己的三百個弟子和二百個子趕到象頭山來了,當他們知道了事實真相之後,也同樣地接受了佛陀的教法,成為了佛陀的弟子。


這時佛陀想起了曾經與摩揭陀國王瓶抄王約定,成道之後首先為他說法,於是帶領了三位迦葉兄弟和新皈依的弟子一千,向首都王舍城去。還未到王舍城就已經有人向瓶沙王通報了。瓶沙王急忙率領群臣往城外迎接佛陀。到了城外,瓶沙王解下佩劍、王冠、屣履,親自下車步往見佛,三稱三拜,並迎請佛陀回到王宮,為大眾說法。瓶沙王和摩揭陀國的人民,本來已經對三位迦葉兄弟的本領和修行十分敬佩的了,如今看見他們都心悅誠服地成為了佛陀的弟子,再加上聽了佛陀的教誨以後,更覺得從此以後,沒有誰比佛陀更偉大,更可尊敬和信仰了,於是瓶沙王帶領了為數一萬二千的摩揭陀國人,一齊皈依二寶,成為了佛陀的在家弟子。瓶沙王又希望能留住佛陀在摩揭陀國教導國民,於是將王舍城門外不遠的竹林園精舍,獻給佛陀和他的弟子作短暫安居的地方,因為這裹距離都城不太遠也不太接近,很方便來這裹接受佛陀教化的人民,白天遠離喧囂的鬧市,晚間更是寂靜,最適合於靜坐的地方。瓶沙王更下令國內八萬條村的長都應該來接佛陀的教法。 那時候,王舍城中有一個很有學問的人,叫做散若夷,他有兩個非常聰明的學生,一個叫做舍利弗,一個叫做目犍連,兩人是很要好的朋友,一齊拜散若夷為師,和散若夷住在一起,一齊學習。散若夷逝世了之後他們二人就帶領其他二百五十個同學一齊修行。還約定了如果其中一人先獲得了究竟真理,就要立刻通知另外的一個人。

這一天早上,舍利弗看見佛陀的弟子馬勝比丘,手中托著砵在城中乞食,只見馬勝比丘且光寧靜,態度安詳,舍利弗不禁上前問道︰“朋友,你這樣安詳寧靜,請問你的老師是誰?教導你的是甚麼道理呀?”馬勝比丘告訴他說︰“我的老師是釋迦族的聖人,覺行圓滿的釋迦牟尼佛陀。佛陀教導我們的教法要點是明白到事物因緣和合而生起,因緣條件息滅的道理;明白到痛苦的原因就是貪欲、憎恨和愚痴,要解除痛苦的方法就是息滅貪欲、憎恨和愚痴。”舍利弗聽了很快就領悟了其中的含義,知道佛陀才是他真正要找尋的老師,就急忙地去告訴目犍連自己的想法。當目犍連看見他的時候就覺得他與平日有點不同,就問他︰“朋友,你的態與以往有點不同了,難道你已經找到了究竟的真理了嗎?”“是呀!我已經找到了真正的老師了。”就告訴目犍連自己要去皈依佛陀的決定。目犍連和其他二百多個同學聽了舍利弗講馬勝比丘的事情後,也很快領悟了佛陀的教法,也要一同去皈依佛陀。於是他們大家一起去見佛陀,成為了佛陀的弟子。

沒有留言: